产品列表
新闻资讯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资讯

强国必先强农 强农必先强种

在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,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挑战,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,我们有13亿人口,如果粮食出了问题,谁也救不了我们,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。贯彻总书记的要求,端牢中国人的饭碗,就必须把种子紧紧攥在自己手里,加快实现种业强国的战略目标。

强国必先强农,强农必先强种。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,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,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.5%,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57%,表明我国农业已进入了科技引领发展的全新阶段。良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,不仅单产提高靠良种、结构调整靠良种、品质改善靠良种,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也要靠良种。可见,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,在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,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以品种创新为主体的科技支撑。当前,我国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达43%以上,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,尤其是与国外企业相比,我国种子企业总体规模偏小。将来,我国要在世界种业大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,种子企业必须依靠自主科技创新,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,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成长壮大。

为了建设种业强国,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。一是初步构建现代种业体系,形成科研分工合理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育种新机制,选育一批高产、优质、多抗、广适的新品种,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50%以上,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%以上。二是形成以大型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为龙头、专业化种子企业为支撑、服务型种子企业相配套的企业集群,主要依靠大型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引领现代种业发展,每年研发投入达到营业收入的8%以上。三是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集中度,种子企业市值达到1000亿元,前10强市场集中度提高到30%以上,前50强市场集中度提高到60%以上,力争2个以上大型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进入全球10强。

在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,加快种业强国建设步伐,既是保障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必然选择,也是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。2011年印发《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》,2012年出台《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(2012—2020年)》,这两个文件在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,既标志着我国种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崭新历史阶段,也意味着我国种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。当前,建设现代种业,打造种业强国,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也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,形成市场、政策、科技和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,共同推动种业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。

强化企业支撑,进一步做强种业龙头企业。建设种业强国,需要培育优势种子企业群体,并努力提升四大基础能力。一是品种研发能力。培育新品种是种子企业发展的命脉。要建立完备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和试验网络,积极运用现代生物科技成果开展自主品种创新,做到市场开发推广一批,试验审定保护一批,自主研发储备一批。二是标准制种能力。要建设规模化种子生产基地,配备精选、包衣、包装和检验等种子处理装备,确保形成高质量种子持续产出能力,同时积极参与制定市场领先的种子质量内控标准,力争在种子活力等指标方面与国际接轨。三是市场营销能力。要围绕农业生产全过程,建立完备的市场营销体系、质量可追溯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,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及农资、农技、培训、信息等各种服务,并通过细分、挖掘和引领农民需求,实现品种效益最大化。四是综合管理能力。要建立系统、高效、一体化的运行机制,使种子科研、生产与营销等各部门既分工明确又加强合作,始终站在现代种业发展的前沿。

强化科技体制创新,夯实种业发展的科技基础。种业是科技型产业。建设种业强国,必须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,着力加强种业基础性研究,促进种业科技资源合理流动。一是重点支持科研院校开展种质资源搜集、保护、鉴定、基因发掘等基础性研究,为企业商业化育种提供技术源头支持。二是推动企业与科研单位深度合作,鼓励各单位之间开展大协作大联合,全力打造全国性分子育种平台,提供及时、有效、便捷的商业化育种服务。三是加快制定品种权交易管理办法,建立品种权转让和交易平台,保障品种权依法有序、公开公平交易,为育种资源向优势企业流动提供公平竞争环境。四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,建立重点实验室、研究中心和实习基地,加大种业人才培养力度,造就一批优秀种业人才。

强化政策推动,健全现代种业支持体系。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种业政策支持体系,关键是抓落实。一是尽快制定品种绿色通道实施办法,明确企业准入条件,强化企业责任,加快推出好品种进程。二是充分发挥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作用,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种业,扶持优势种子企业做大做强。三是加快研究制定制种保险政策,提高企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,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。四是落实种子企业税收减免政策,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后劲。五是实行扶强扶优的差别化政策,尤其要研究制定制种大县财政补助政策,调动地方政府支持种业的积极性,培育形成大中小各具优势的现代化种业企业集群。

强化项目带动,对重点企业实行定向支持。做大做强种子企业,需要创新项目管理机制,做到连续定向支持。一是通过分子育种、生物育种、商业化育种等项目,重点支持一批规模大、实力强、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。二是通过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、种子工程、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,重点支持海南、甘肃、四川等国家级种子基地建设,支持种子企业提高种子生产加工能力。三是启动新品种示范场建设,吸引种子企业开展新品种展示,提高企业新品种推广服务能力。四是充分利用国家“千人计划”、农业部杰出人才计划、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等项目,支持企业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,选派种子企业优秀科研和管理人才到国外深造,培养能够掌握和跟踪国际前沿技术的种业领军人才。

强化监督管理,营造种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。确保国家种业安全,必须加大种业监管力度,切实保护农民和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。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修订的《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》,突出抓好国家级制种基地整治,加大违法侵权案件处罚力度。二是加强市场检查,健全检查机制,下移监管重心,逐步从种子集中市场延伸到乡村门店,加大基层种子市场监管力度。三是强化农业、公安、监察、工商等部门联动,一手打击销售假劣种子违法行为,一手整顿执法部门不作为行为,建立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。四是推进种业国际交流与合作,支持种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,完善外资进入种业领域相关管理办法,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创造建设种业强国的良好环境。

(作者:农业部党组副书记、副部长)